|
|
高需求低入住率考验养老服务的精度 |
加入时间:2025-10-21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鞠实 |
|
|
据10月13日《中国城市报》报道,近年来,中国养老行业进入“冰火两重天”境地——一边是60周岁及以上老人突破3.1亿人,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另一边是一些养老机构遭遇“退院潮”,入住率逐步下降,导致生存经营困难。
当下,我国养老服务设施在数量上已有一定提升,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上述“温差”与“错位”,凸显出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产生如此现象,首先源于传统观念的制约。不少人认为居家养老才是正途,入住养老机构往往被视为子女不孝,一些老人即便有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也可能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而放弃。
其次,一些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短板不容忽视。如设施陈旧,居住环境不佳;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服务态度冷漠,无法满足老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此外,还有供给与需求的错配因素。当前,多数养老机构都以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为主,针对失能失智老人、高龄老人的专业护理机构则相对匮乏,加之地理位置分布不合理,一些偏远地区的养老机构空置率高,而城市中心区域的养老机构却一床难求。较高的入住费用也是将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老人挡在养老机构门外的重要因素。
养老机构“高需求、低入住率”现象,呼唤养老服务体系升级,过程中离不开多方共同发力。相关职能部门需多措并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领域,同时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养老机构运营,充分保障入住老人权益;养老机构应顺应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如针对健康老人推出旅居养老、文化养老等服务,增加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专业护理机构;媒体不妨通过宣教活动帮更多人认识到养老机构是科学、合理的养老选择;社区可组织志愿者活动,增进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与社会的互动;子女也要充分尊重老人的养老意愿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高需求、低入住率”是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精度的一次严峻考验。期待多方携手共进,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体系的匹配度和质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