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绿色企业

 
新华视点:穿着新能源外衣 游离于监管之外
——新型燃料“液蜡醇醚”隐患调查
加入时间:2025-09-26  来源:新华社  
 
  最近一年来,在安徽境内一些国省道沿线出现了不少“新能源加注站”。这些加注站宣称其销售的是一种可以完全替代柴油使用,且性能更优的新能源燃料。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加注站销售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燃料”,且由于产品定位不清、监管依据不明等原因游离于监管之外,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近期,记者在安徽境内235、318、329等国省道沿线走访发现,这些位于道路两侧的新能源加注站规模有大有小,大的与成品油加注站类似,小的有撬装式加注站,更简陋的只有一台加注机配上一个储存罐。对于销售的这种燃料究竟是什么,虽然工作人员的回答五花八门,但他们都宣称其可以完全代替柴油使用,并具有环保、性价比高等优势,由此获得大量车主青睐。
  
  原来,加注站工作人员口中的这种新能源燃料学名叫“液蜡醇醚”。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其每升售价在5.55元到5.68元之间,而同时期的中石化成品油加注站柴油每升售价为6.64元。
  
  加注站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进货时一般不开发票,在零售过程中,车主大多也不索要发票。由于缴税少,加上压缩运营成本,他们可以通过降低售价来吸引顾客。那么,这种燃料到底属不属于新能源呢?
  
  安徽省能源局相关处室表示,虽然加注站宣称“液蜡醇醚”是新能源燃料,但实际上国家目前并未认定其为新能源燃料,尚未纳入能源领域监管范围。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液蜡醇醚”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隐患。
  
  在位于329国道沿线的醇盛新能源加注站,记者看到其加注机上标注有“车用清洁燃料0#”“车用清洁燃料92#、95#”等字样,乍一看让人误以为是柴油和汽油。
  
  同时,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反馈,他们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不少加注站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工作人员在抽取燃料过程中吸烟,加注站安全间距不足,消防器材配备不够,输电线路从加注站上空穿过等等。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宣城石油分公司提供信息显示,该公司仅县级市广德片区2025年1月至7月的柴油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180吨,销售下滑主要是受“液蜡醇醚”加注站冲击。对于上述种种问题,基层职能部门却面临多重监管难题。
  
  我国对开办销售车用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加注站有严格管理制度。其在经营阶段,必须办理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后才能对外销售。但由于目前对“液蜡醇醚”的产品定位并不明确,因此“液蜡醇醚”加注站不受上述约束。
  
  据了解,“液蜡醇醚”属于易燃品,却不在《危险化学品目录》内,应急管理部门不能按危险化学品对其进行监管。
  
  有媒体报道称,近年来,这种销售所谓新能源车用燃料的加注站在全国近30个省市快速发展。为确保这些加注站安全、合规运营,安徽宣城、蚌埠等相关地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安排商务、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并取得良好成效。
  
  业内人士建议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明确产品的性质、组成、混合方式、适用场景等,设定产品的质量下限,倒逼企业标准的提升和完善,为基层职能部门提供有效的监管依据。(记者:金剑 曹力)
  
  
[林业] 安徽: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用心守
[农业] 安徽将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
[旅游] 长春莲花山:五张名片奏响四季欢
[林业] 江西:创新机制做好三活文章
[林业] 安徽出台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十
[农业] 时刻绷紧农业防灾减灾这根弦
[农业] 数字技术重塑新疆农业发展模式
[旅游] 抓住文旅+百业发展契机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从绿水青山到共富图景
自觉行动实现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新成效
仪式感不是浪费的遮羞布
小包裹彰显消费市场大活力
别让外卖满减成浪费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
江西崇仁同心聚力促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
吉林省:银发经济发展主攻四类产业业态
北京市区两级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增至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